你听过税务除名吗?你知道公司被税务除名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你在海南的公司被税务除名怎么办?在海南的公司被除名后,法人如何快速解除个人信用限制呢?针对这3个问题,博宇会计的小博就来跟大家详细说说。
图源:pexels,侵删
一、公司被税务除名是什么意思?
公司被“税务除名”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术语,但在实践中常指企业因长期税务异常或失联,被市场监管部门强制剥夺经营资格(即“工商除名”),同时伴随税务系统被列为“非正常户”或锁定。
(一)核心定义与依据
1、工商除名指市场监管部门对长期失联或严重违法的企业,强制将其从商事登记簿中剔除的行为。被除名后:
企业名称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替代,营业执照失效。
不得开展任何经营活动(如签约、开票),仅能处理清算事务。
2、税务关联影响企业若因地址失联+连续两年未纳税申报,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进而触发除名程序。此时税务系统将企业标记为“非正常户”,冻结开票、申报等功能。
(二)常见原因(举例说明)
1、长期失联且未纳税
案例:某公司在海南注册地址为A大厦,但实际已搬迁且未更新地址。市场监管部门通过邮寄通知、实地核查均无法联系,同时税务系统显示该公司连续两年未申报纳税。满两年后,该公司被除名。
2、未履行公示义务
未提交工商年报(如2023年、2024年年报均未报)。
年报信息造假(如虚报员工人数、资产总额)。
3、严重违法行为
偷税漏税被查处后未整改。
营业执照被吊销满三年未注销。
(二)被除名后的直接影响
1、企业经营资格丧失
除名期间签订合同或收款,视为无照经营,面临罚款。
2、责任人连带惩戒
法定代表人/股东: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公司高管,限制高消费、贷款及投标项目。
财务负责人:若未解除税务关联,其名下其他企业可能被限制开票、申领发票。
3、信用永久性损伤
企业及个人被录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黑名单,标注“吊销”状态。
纳入金融征信系统,影响贷款、信用卡申请,保留至少7年。
总之,“税务除名”实则是企业因长期失联、欠税或违法,被市场监管与税务部门联合惩戒的强制退出机制。其本质是剥夺经营资格+税务冻结,并牵连责任人信用。企业需重视地址维护、按时申报纳税及年报,避免触发除名程序。若已被除名,需在6个月内完成注销或1年内申请修复(仅限非严重违法情形)。
二、2025年在海南的公司被税务除名怎么办?
(一)先确认状态与原因
1、查询除名原因
登录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海南) 或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如海口市监局)查询除名决定书。
常见原因举例:
公司注册地址失效(如搬迁未更新),市场监管部门邮寄通知无人签收,且连续2年未纳税申报。
连续2年未提交工商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2、明确企业状态
被除名后,营业执照失效,公司名称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替代,禁止开展任何经营活动(如签约、开票),否则视为无照经营,面临罚款。
(二)两类处理方案
方案1:申请恢复(仅限非严重违法情形)
适用条件:因地址失联、未年报等非偷税、虚假登记等严重问题被除名,且企业仍计划继续经营。
操作步骤:
1、解除经营异常
地址异常:变更实际经营地址,提供新租赁合同、房产证等证明,并联系市场监管部门更新信息。
未年报:补报所有逾期年报(如2023年、2024年年报),提交情况说明。
例:海口某贸易公司因搬迁未更新地址被除名,提供新办公场所租赁合同后解除异常。
2、税务激活
补缴欠税及滞纳金,恢复纳税申报,向税务部门申请开具 《无欠税证明》。
若税控盘或发票未缴销,需先处理完毕。
3、提交修复申请
材料清单:解除除名申请书、守信承诺书、新地址证明、补报年报截图、无欠税证明。
时限:需在除名后1年内提交申请,审核约3个月。
方案2:办理注销(无经营意愿或严重违法)
适用条件:企业无继续经营计划,或因偷税等严重违法被除名(此类仅能注销)。
操作步骤:
1、税务清算
补报所有历史税种(增值税、所得税等),缴清税款及滞纳金,获取 《清税证明》。
例:三亚某餐饮公司因漏缴印花税被列为异常,补缴后3天拿到清税证明。
2、工商注销
普通注销:在“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海南)”发布 45天债权人公告,提交清算报告、股东决议至“海南e登记”平台。
简易注销(无债务纠纷适用):公示 7天,线上提交《全体投资人承诺书》。
时限:需在除名后 6个月内完成,否则将被强制注销。
(三)关键注意事项
1、责任人连带风险
法定代表人及股东 3年内不得担任新公司高管,限制高消费、贷款及招投标。
财务负责人若未解除关联,其名下其他企业可能被限制开票、纳税申报。
2、禁止继续经营
除名期间若私自经营(如收款、签约),按 无照经营论处,罚款可达违法所得5倍。
3、信用修复可能性
若在1年内完成恢复或注销,财务负责人可申请解除部分信用限制(如贷款、出行)。
总之,公司被税务关联除名后的核心操作:查原因→选方案(恢复/注销)→清税务→保信用。务必严守 “1年恢复期、6个月注销期” 的时限要求!
注:政策依据详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及国家税务总局信用修复规则。操作时建议通过 海南e登记平台 线上办理,减少跑腿。
三、在海南的公司被除名后,法人如何快速解除个人信用限制?
在海南的公司被市场监管部门除名后,法定代表人若因连带责任被限制高消费、贷款或任职资格,可通过以下合法路径快速解除个人信用限制。
(一)先确认责任状态(关键前提)
1、查清除名原因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海南) 或通过“海南e登记”平台查询除名决定书,明确是因“地址失联满两年”“未年报满两年”还是严重违法(如偷税)导致。
2、区分自身责任
挂名法人(未持股、不参与经营):需收集离职证明、社保停缴记录、工资流水终止证明等;
实际控制人(持股或决策):需优先解决公司债务或税务问题。
例:海口某贸易公司因地址失联被除名,法人王某提供2年前离职的劳动合同及社保转移记录,证明仅为挂名。
(二)核心路径:通过诉讼解除法定代表人身份
若公司拒绝配合变更法人登记,可向海南地方法院提起“变更公司登记纠纷”诉讼(法律术语“涤除登记”):
1、诉讼材料:
离职证明/挂名协议(如有);
向公司发出的书面《催告变更函》及拒复证据;
无股权、无经营决策的证明(如股东会缺席记录)。
2、法律依据:
新《公司法》第10条:法人辞去董事/经理职务即自动卸任,公司需30日内变更登记;
《海南自由贸易港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凭生效判决可强制涤除登记。
3、执行程序:胜诉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市场监管部门在公示系统标注“法院涤除”,解除法人关联。
时效:诉讼+执行约3个月,海南部分地区支持线上办理加速流程。
(三)申请解除限高令与失信标签
(1)向执行法院提交限高纠正申请
材料清单:
法院生效的涤除判决书及执行回执;
非实际控制人证明(如股权转让协议、新法人任职记录);
《解除限制高消费申请书》。
法院审查重点:
债务是否发生在卸任后;
变更是否真实(避免“1元转让股权”等逃避行为)。
(2)通过“信用修复一件事”修复征信
海南已上线信用修复联办服务,法人可全程线上操作:
1、登录渠道:“海易办”APP、海南政务服务网或“信用中国(海南)”网站。
2、修复条件:
已履行债务/补缴税款(需提供《清税证明》或还款凭证);
最短公示期满(一般3个月)。
3、操作流程:选择“严重失信主体修复”→上传判决书+清偿证明→签署信用承诺书→系统自动核验(3个工作日内办结)。
例:三亚某餐饮公司原法人李某,补缴欠税后通过“海易办”申请修复,3天解除征信限制。
(四)特殊情形快速通道
1. 推动公司破产清算
若公司资不抵债,申请破产后:
执行程序中止,限高令自动解除(《企业破产法》第19条);
失信信息在破产裁定后3个工作日内删除。
2. 挂名法人免责救济
提供证据链证明无过错:
税务系统已解绑的记录(如离职报备截图);
无签字权的证明(如银行U盾未持有)。
(五)关键风险提示与时效
1、严格时限:
涤除诉讼需在限高后1年内启动,超期可能被认定“终身责任”;
破产申请应在除名后6个月内提出,否则面临强制注销。
2、避坑指南:
海南地区优先选线上诉讼+信用修复联办,比线下快60%;
若曾是实控人,需彻底退出经营(如转让股权),否则可能被追责。
提示:
若为挂名法人,离职时务必向税务、工商部门书面报备解除关联,后续可规避90%连带风险;
海南已实现“失信修复全网通办”,无需线下跑腿。
来源:本文由海南博宇会计编辑通过AI工具辅助创作,内容仅供参考,无任何引导,具体以实际咨询为准,相关政策以官方发布为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大家如果想在海南注册公司、各类资质办理,或需要公司财务代理,或是有关于海南落户的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海南博宇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