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海南省省长冯飞在国新办举办的海南自贸港法有关情况发布会上直言,钻空子的空壳公司一个都不要,坚决不让海南自贸港成为“避税天堂”。对此,您怎么看?为何不让海南自贸港成为避税天堂?今天小博就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海南自贸港的税收优惠政策:
1、零关税:对海南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仓储物流、交通运输业带来重大利好。
零关税是海南自贸港的重要制度设计。具体说就是分步骤、分阶段实施以零关税为特征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在全岛封关运作前,对部分进口商品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全岛封关运作、简并税制之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
根据《总体方案》,可以享受到零关税政策的项目主要有:企业进口自用生产设备;企业进口营运用交通工具及游艇;企业进口生产原辅料;岛内居民购买的进境商品;对原产于海南或含进口料件加工增值超过30%的货物进入内地。
2、个人所得税优惠: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
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最急需的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2020年8月,海南省在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同意后,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高端紧缺人才清单管理暂行办法》(琼府〔2020〕41号),其享受优惠条件之“宽”,充分体现了海南筑巢引凤、求贤若渴的诚心。
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必须满足两项条件:(1)须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并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连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须包含本年度12月当月);(2)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注册并实质性运营的企业或单位签订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等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对无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境外高端人才和境外紧缺人才,只需满足第(2)项条件。
2025年之后,海南自贸港个人所得税优惠力度更大,对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贸港累计居住满183天的个人,其取得来源于海南自贸港范围内的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按照3%、10%、15%三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方面,优惠对象不再要求是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只要属于在海南省办理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即可;另一方面,从实际税负不超过15%直接升级为最高边际税率只有15%,且大幅简化税率级次到国际流行的3级。这意味着2025年之后绝大多数在海南自贸港工作生活的人,其个人所得税税负将明显低于15%。
从税率结构来看,其税负将略低于香港;放在整个世界上来看,除了个别不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或地区,即便是面对以个人所得税低税率著称、实行13%单一比例税率的俄罗斯等国,都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3、三项企业所得税优惠:15%低税率、鼓励行业企业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资本性支出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
《总体方案》中明确了三项企业所得税政策: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取得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符合条件的资本性支出允许在支出发生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或者加速折旧和摊销。
4、离岛免税: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由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取消单件8000元限额,离岛免税商品品种由38种增至45种。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33号,以下简称“33号公告”)将离岛旅客每年每人免税购物额度由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取消单件8000元限额,并将离岛免税商品品种由38种增至45种。
为何明星们蜂拥至海南注册新公司:
此前,众多明星影视工作室接连注销,涉及名人如魏大勋、邓超、唐嫣、文章等。有记者整理发现75位艺人名下相关公司共有647家,其中已注销200家。
但与此同时,海南逐渐成为新的影视产业聚集地。吴京、高群书、管虎、张小波等一批导演、演员和出品人到海口注册公司,光线传媒、开心麻花、华谊兄弟等一批公司和项目也正洽谈注册和落地事宜。
自2020年6月至今,海南影视、影业新公司注册量超2200家,如海南阿里巴巴影业有限公司、海南火羽白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资方包括阿里巴巴、爱奇艺等行业头部公司。同时,沈腾、王一博、那英等一批演员、歌手陆续在海南成立新的文娱公司,如:海口那可是家大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海南博远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海南鼎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
为何明星们一边扎堆注销公司,一边又蜂拥至海南注册新公司呢?一位税务律师透露,“避税”或是背后最大动因。资料显示,仅在税费方面,目前海南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5%降至15%。其次,海南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45%降至15%。除此之外,海南当地政府还对影视业在海南的发展予以了一系列政策扶持。
为何不让海南自贸港成为避税天堂:
海南成为避税天堂,对于当地地方政府并没有实际好处。以霍尔果斯为例。
为了避税,有些企业学会了投机取巧。
虽然说注册地更改了,可实际上并没有经营过。
在霍尔果斯鼎盛的时期,一个地址曾经注册过上千家公司,而这里面98%都是“空壳”,从没有实际经营过,完全就是通过转入巨额利润来实现避税。
根据霍尔果斯当地税务部门统计显示,每年至少有200家企业分别向在霍尔果斯注册的子公司转移2000万元以上的利润。
算下来,通过享受霍尔果斯的税收优惠政策和上市绿色通道,逃避的税收就多达40亿元。
但当政策红利不不再,这些企业又迅速注销。
天眼查App显示,自2017年以来,霍尔果斯注销影视公司超1600家,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霍尔果斯虽然给企业省了不少税务,但是影视业的入驻给霍尔果斯带来的好处却微乎其微,甚至有时候会成为反面典型。
总体来说,对于当地地方政府并没有实际好处,反而帮助这些影视业公司更合理避税。
同时,随着各地竞争加剧,优惠力度是越来越大,但是并不是一种好现象,无形中在亏空国家的税收,富裕了影视企业自身。为了避免再有霍尔果斯这样的教训,海南这次税收优惠政策明显更严苛、规范。
在海南,明文规定要求企业一定要在自贸港有实质性经营,否则就没办法享受优惠政策,极大避免了一些企业只是为了避税而“投资”海南,让某些空壳公司无机可乘。
同时,海南真正目的是希望通过引进影视企业,把其打造成“海莱坞”,令其旅游业更上一层楼。
而最近两年,许多影视剧和综艺都把取景地选在了海南,譬如说《创造营2021》、杨紫和井柏然主演的《女心理师》,综艺节目《夏日冲浪店》等。
在这些节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海南打卡旅游。
随着税收政策越来越严谨,相信所谓的“避税天堂”将不复存在,而是出现更多带动当地经济的影视基地,达到真正双赢目的。
有任何问题,欢迎咨询海南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