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安永大佬谈海南机会~海南封关前必看:企业全球布局的黄金机会全在这!
安永的沈瑛华老师最近聊海南自贸港机会,小博看完直拍大腿:想搞全球布局的企业,现在盯紧海南,真是踩准了点!那么,海南封关投资机会有哪些?海南封关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下面博宇会计的小博就为大家快速梳理一下。

图源:pexels,侵删
一、安永大佬谈海南封关运作
当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进入 60 天倒计时,安永大中华区税收政策主管合伙人沈瑛华在访谈中抛出的判断愈发清晰:“政策闭环形成的确定性,正在让海南从企业的‘备选清单’跃升至‘战略核心’。”
企业对海南的关注,早已超越单一政策的浅层试探。沈瑛华在上海财税政策高峰论坛上的观察颇具代表性 ——100 多家参会企业最关心的三大问题,直指政策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一线放开” 的要素范围、税收优惠的操作标准、实施路径的时间节点。而近期出台的进口征税目录、货物流通税收政策等三项新政,恰好回应了这种关切。
这套政策组合拳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了 “可预期、可操作、可叠加” 的优惠体系。封关后除 2323 项应税商品外全面零关税的政策,将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现金流优势;加工增值免关税门槛从 60% 降至 30% 且支持供应链叠加计算的新规,更让中小制造企业得以共享政策红利。这种闭环设计打破了政策碎片化困境,正如沈瑛华所强调的:“成功企业都是通过政策组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而非依赖单一优惠。”
二、海南封关投资机会有哪些?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企业投资机会将呈现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态势,以下是基于官方政策及行业动态整理的核心机遇:
1. 免税零售与消费服务
封关后,海南离岛免税额度提升至10万元,商品种类扩大至约6600种(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覆盖奢侈品、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品类。免税业态不仅覆盖离岛旅客,还将拓展至岛民日常消费和离境退税场景,形成“零关税+跨境电商”互补模式。例如,国际品牌可通过海南免税渠道触达高净值人群,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提升市场渗透率。
2. 跨境物流与供应链优化
海南“一线放开”政策推动货物自由流通,加工增值30%内销免税政策(叠加设备进口零关税)显著降低制造业成本。例如,某生物医药企业通过海南基地进口原料,加工后内销节省关税超20%。物流企业可依托海南作为中转枢纽,构建“东南亚采购—海南加工—全国销售”闭环,提升跨境运输效率。
3. 高端制造与加工增值产业
海南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如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企业通过加工增值政策将东南亚原材料在海南加工后内销,可省去10%-20%关税。例如,某氢能装备企业在洋浦基地利用政策优势,年减免关税超500万元。此外,医疗器械、绿色能源等领域可享受进口设备零关税,加速技术升级。
4. 金融服务与跨境投融资
海南试点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政策,简化跨境资本流动流程。金融机构可布局离岸人民币结算、跨境保险等业务,例如某私募基金通过海南平台完成对东南亚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同时,数据跨境流动试点为科技企业提供更灵活的运营环境。
5. 科技医药与新兴产业
政策鼓励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发展。例如,海南海药利用“零关税”政策进口药品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海南还支持南繁育种、深海科技等特色产业,如山东种业集团与三亚共建耐盐碱水稻基地,推动农业技术创新。
6. 农业与绿色能源
海南推进“北鱼南繁”“南繁北养”模式,缩短水产养殖周期并提升成活率。在绿色能源领域,海南“清洁能源岛”战略吸引企业布局氢能、光伏等产业。例如,海马汽车联合丰田开发氢能车型,抢占技术先机。
总结:
海南封关后,企业需结合自身定位选择赛道:
贸易企业:聚焦免税零售与跨境物流;
制造企业:利用加工增值政策优化供应链;
科技企业:抓住数据跨境与政策试点机遇;
农业/能源企业:挖掘特色产业与绿色经济潜力。
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并存,但需关注政策落地节奏及合规要求,建议通过专业机构获取最新动态。
三、海南封关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已经进入倒计时,这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税收成本直接降低
税收优惠是海南自贸港最吸引企业的亮点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口环节更省钱:封关后,除了2323个需要征税的商品,其他大约6600个税目的商品,从“一线”(海南与国际之间)进入海南都可以享受零关税。这意味着企业进口生产设备、原材料时,能省下一大笔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税款。据官方测算,企业“零关税”进口相关设备,在进口环节大约可以节省20% 的成本。
加工内销有优势:如果你的企业在海南属于鼓励类产业,生产的产品如果在海南加工增值超过30%,那么这些产品通过“二线”(海南与内地之间)销往内地时,可以免征关税。这项政策已经让一些企业尝到了甜头,例如潍柴动力在洋浦设立的氢能装备基地,凭借此政策每年内销关税减免超过500万元。
经营和用人负担更轻:在海南,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按15%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内地标准税率为25%),而高端紧缺人才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超过15% 的部分也会被免征。这两项政策被俗称为“两个15%”所得税政策,能有效减轻企业和人才的税负。
(二)贸易和资金流动更自由
封关后,海南的贸易和资金往来会更加自由便利,为企业拓展业务提供了极大方便:
货物进出更快捷:封关后,诸如“零关税”货物等特定类型的货物,在“一线”将享受“径予放行”的通关便利化措施,这能显著提升货物的流通效率。
资金流动更灵活:企业可以通过搭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方式,集中管理境内外资金,从而实现集团资金的聚集效应。
岛内货物流通无阻碍:“零关税”货物及其加工制成的产品,在岛内符合条件的享惠主体之间流通时,是免于补缴进口税收的。这有利于企业在岛内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三)产业发展空间更大
海南自贸港的政策设计,旨在精准赋能特色重点产业,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下几个领域尤其值得关注:
制造业迎来新机遇:加工增值免关税和设备进口零关税政策,再叠加15% 的企业所得税,为制造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这对于需要大量进口设备和原材料的企业来说,成本优势非常明显。
跨境电商潜力巨大:企业可以依托自贸港的政策杠杆,例如通过零关税降低采购成本,来提升利润空间。
医疗健康等高新技术领域前景广阔:以医疗健康领域为例,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特许药械”政策、真实世界数据应用等,能有效加速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落地与上市。安图生物等企业就看好“乐城研用+海口生产”的产业协同模式。
投资领域更开放:海南拥有全国最短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最长的鼓励类产业目录,这为企业在生物医药、数字经济、航空金融等自贸港重点扶持领域进行跨界投资打开了新空间。
(四)吸引和留住人才更容易
15%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对所有行业的高端紧缺人才都适用,这成了企业在海南招聘时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筹码。它能直接降低高端人才的实际税负,帮助企业更好地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
(五)总结与提醒
总的来说,海南封关后,企业可以在税收、贸易便利、产业布局和人才吸引等多个方面享受到政策红利。这些政策并非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衔接、协同发力的,旨在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精准赋能海南特色重点产业。
最后给你两点小建议:
1、关注政策的稳定性:与一些可能昙花一现的地方不同,海南自贸港的制度安排是由《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以及中央部委文件背书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2、了解“事先裁定”:对于重大投资,海南正在探索“事先裁定”制度。简单说,就是企业可以在投资前,把详细的业务方案提交给税务局等相关监管部门,提前确认是否能享受优惠政策,这相当于给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来源:本文由海南博宇会计编辑通过AI工具辅助创作,内容仅供参考,无任何引导,具体以实际咨询为准,相关政策以官方发布为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大家如果想在海南注册公司、各类资质办理,或需要公司财务代理,或是有关于海南落户的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海南博宇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