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证明,相信各位老板都不陌生,它是处理内外部事务的印鉴,具有法律效力。那么,如何识别印章的真假?企业在印章管理方面容易存在哪些问题?下面就让小博给大家详细解答下这3个问题吧。
图源:pexels
一、如何识别印章的真假?
1、看字体
根据印章管理规定,印章必须要用宋体字,如果对方加盖的印章字体有异,就可能是假冒的。
2、看颜色
由于质材和力度的原因,真正加盖的公章的颜色往往不均匀,而电脑制作的印章则颜色一致,而且也更加鲜明。
3、看形状
公章的制作是有标准化规范的,常见的圆圈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公章上每个字体都是规矩周正的长方形,不会有扭曲或者呈梯形的情况。如果你看到公章是奇怪形状的,或是字体歪歪扭扭的,绝对就是假章。
4、看尺寸
多数公司的公章尺寸为4.0公分,除了中央国家机构以外,公章直径一般小于5.0公分,如果发现公章过大或者过小,基本可以认定是假章。
5、看位置
在实际应用中,假章一般会加盖在空白处,因为大多数假章是用电脑制作的,盖在文字上就会挡住后面的文字。而真印章一般都盖在公司名称上,后面文字可以透过油墨显示。但是制作水平高一些的假印章为了看起来更真,也会盖在文字上。
这个时候你需要仔细看一下,印章上的字和纸上印刷的字重合的地方,如果是真印章即使重合了,后面的文字还是可以透过油墨显示出来;而电脑制作的假印章,就会完全挡住下面的文字。
二、企业在印章管理方面容易存在哪些问题?
(1)印章刻制的业务流程不清晰,没有审批程序,只要业务需要,领导或部门就可随便刻制印章,刻制后没有下发正式启用文件,没有明确印章使用范围和使用时间。
(2)印章刻制不在公安部门指定的单位进行,不在公安机关备案,随便找一家单位刻制公章,刻完就用,为以后发生印章使用风险埋下了隐患。
(3)个别企业没有印章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使用印章未经过严格审批。印章管理人员对使用印章材料不严格审查,更有甚者在空白介绍信或空白纸张上用印。印章保管者让印章离开自已的视线或因自己没时间让他人代为盖章,在没有监管人的情况下允许他人携带印章外出。
(4)个别企业没有统一的印章使用台账,采用一页纸请示的方式,请示完成后,领导审批用印的签批单由经理办公室保存,时间长了很容易丢失,无法追溯。个别单位虽有统一的用印台账,但对领导在材料上签字直接上报的文件则没有登记用印事项和用印人,以后涉及此类文件的问题同样无法追溯,形成法律风险。
(5)个别企业印章保管制度不健全,未设专人保管,印章丢失或被盗后不及时报告,不及时报案,也不主动在报纸上发布公告声明作废,从而留下了潜在的用印风险。
(6)个别企业为追求收益,允许不具备资质的企业挂靠施工,个别情况下甚至允许挂靠单位使用公司印章,一旦挂靠单位出现问题,企业就要承担相应责任。
(7)个别企业不重视管理项目部印章,意识不到项目部印章对企业的重要性,项目部印章管理不规范,没有限定项目部印章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审批程序,没有设立项目部印章使用台账,形成了项目部印章管理的空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法律风险。
(8)个别企业印章被仿冒后,未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放任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9)个别企业在下属单位、部门、项目部被撤销和关闭后,没有及时收回和销毁这些单位的印章,造成印章的流失,形成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三、企业印章的保管方面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1、首先是建立日常保管制度:
(1)公司印章采取分级保管的制度,各类印章由各岗位专人依职权需要领取并保管;
(2)印章必须由专门保管人妥善保管,不得擅自委托他人保管并在其岗位职责中予以明确;
(3)公章应妥善保管,注意安全,防止损毁、遗失和被盗。
2、其次是明确保管人责任:
(1)印章保管人必须妥善保管印章,不得遗失。如遗失,必须及时向公司办公室报告;
(2)必须严格依照公司对印章的使用规定使用印章,未经规定的程序,不得擅自使用;
(3)在使用中,保管人对文件和印章使用单签署情况予以审核,同意的则用印,否决的则退回;
(4)检查印章使用是否与所盖章的文件内容相符,如不符则不予盖章;
(5)在印章使用中违反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由公司对违纪者予以处分,造成严重损失或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来源:文章由海南博宇会计综合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以实际咨询为准,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大家如果想在海南注册公司、各类资质办理,或需要公司财务代理,或是有关于海南落户的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海南博宇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