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双十五”政策,是海南自贸港的一项核心税收优惠。经常有粉丝朋友问小博:海南双十五政策是什么?如何申请海南双十五政策?海南自贸港个税优惠条件是什么?如何申请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优惠?......博宇会计的小博挑出8个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分享出来给大家,建议收藏。
图源:pexels,侵删
问1:海南双十五政策是什么?
小博答:海南 “双十五政策” ,是指海南自贸港针对企业和个人的两项税收优惠政策,即符合条件的企业所得税按 15% 征收,符合条件的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 15% 的部分免征。这两项政策自 2020 年起实施,目前已延续至 2027 年 12 月 31 日。
(一)海南企业所得税15%优惠政策
1.适用对象:注册在海南自贸港且实质性运营的企业,主营业务需属于《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类产业目录》(如旅游、新能源、医药健康等)。
2.关键条件:
-实质性运营:企业需有真实办公场地、员工在海南缴纳社保、业务流水发生在海南,并非“空壳公司”;
-收入占比:主营业务收入需占企业总收入的60%以上。
3.政策依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20〕31号)及其延续文件(财税〔2025〕3号),有效期至2027年底。
(二)海南个税15%优惠政策
1.适用人群:
-高端紧缺人才:经海南省认定的人才,或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年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的人才;
-特定行业从业者:航空、航运、海洋油气勘探等行业人才,若因工作无法满足居住要求,需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连续缴纳社保6个月以上(含当年12月)。
2.居住要求: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累计居住满183天,合理的离岛出差、休假、学习培训天数可计入,但实际在岛内居住不得少于90天。
3.政策依据:《关于延续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25〕4号),同样延续至2027年底。
总的来说,海南“双十五”政策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负门槛,吸引了大量企业和高端人才落户海南,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升级。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操作细节或最新政策动态,建议咨询海南省相关部门或专业机构(比如海南博宇会计)。
问2:如何申请海南双十五政策?
小博答: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15%优惠的流程不太一样,具体如下:
第1种,企业申请15%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流程:
1、准备材料
近三年财务报表(证明主业收入占比≥60%);
员工社保记录、银行流水、资产清单等实质性运营证明;
若涉及分支机构,需提供总机构与分支机构的运营情况说明;
《实质性运营自评承诺表》(通过电子税务局填报,声明符合人员、财务等五项标准)。
2、线上申报操作
登录系统: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电子税务局 → “我要办税” → “税费申报及缴纳” → “常规申报”;
填写申报表:预缴申报时,要在《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的 “减免所得税优惠明细表” 中勾选“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优惠”。年度汇算清缴时,使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同时提交《实质性运营自评承诺表》;
风险提示:系统支持预填数据和风险扫描,申报截止前(如2025年5月31日)可更正,逾期补税将加收滞纳金。
3、后续合规要求
所有证明材料需保存10年,包括主营业务占比分析、运营证明文件、承诺表等,以备税务部门事后核查;
若被质疑实质性运营,需在15个工作日内补充材料;涉及产业目录争议的,由省发改委界定;
税务部门通过与公安部门数据交换核实从业人员居住天数,企业无需提供机票等资料,但需配合实际经营地址核查。
第2种,个人申请15%个人所得税优惠的流程:
1、综合所得申报(工资薪金等)
时间:次年3月1日-6月30日;
渠道: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办理;
步骤:
1.登录后选择“2024综合所得年度汇算”;
2.填报任职受雇单位(需选择海南单位);
3.系统自动预填收入数据,核对后新增“海南自贸港个税优惠”减免项;
4.提交申报并办理退(补)税。
2、经营所得申报(个体工商户等)
时间:次年1月1日-3月31日;
渠道: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或办税服务厅;
步骤:
1.选择“经营所得B表”或“C表”(多地区经营);
2.录入被投资单位信息及收入成本;
3.新增“海南自贸港个税优惠”减免项;
4.提交申报。
3、人才名单查询
线上:登录海南政务服务网,在“高端紧缺人才名单”栏目查询;
线下:致电海南省人才服务中心或通过《致人才的一封信》获取。
注意:虚假申报可能面临补税、罚款及信用影响,需确保材料真实完整。
问3:海南自贸港个税优惠条件是什么?
小博答:海南自贸港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旨在吸引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具体条件如下:
第一种,通用条件(适用于大多数人才)
居住要求: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累计居住满183天。合理离岛出差、休假、培训天数可计入居住天数,但实际在琼居住不得少于90天。
资质门槛(满足其一即可)
人才认定:经海南省各级人才管理部门所认定的人才;
收入标准: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收入达到30万元人民币以上。
第2种,特殊行业人员补充条件
针对航空、航运、海洋油气勘探等行业因职业特点无法满足居住要求的特定人员,除上述资质门槛外,还需满足以下附加条件:
社保缴纳:以单位职工身份连续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个月以上(含本年度12月当月);与中国签订社会保障协定的国家中免缴人员除外。
劳动关系:与海南注册且实质性运营的企业或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
其他关键要点:
1.所得类型:优惠适用于来源于海南的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经营所得及经认定的人才补贴性所得。
2.动态调整:收入标准(30万元)由海南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动态调整。
3.排除情形: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不得享受该政策。
问4:如何申请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优惠?
小博答:申请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优惠主要分为三步,具体如下:
第一步:自我评估与准备材料
核心材料清单:
1.营业执照,证明企业合法注册;
2.近三年财务报表,用于计算主营业务收入占比(≥60%);
3.员工社保缴纳记录,证明企业在海南实际雇佣员工;
4.业务合同及发票样本,显示主要业务发生在海南;
5.资产证明材料,如设备购置凭证、房产证明等,证明资产主要用于海南业务;
6.《实质性运营自评承诺表》,通过电子税务局填报,承诺符合人员、财务、业务等实质性运营标准。
第二步:线上申报操作
登录系统:
进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电子税务局官网 → “我要办税” → “税费申报及缴纳”。
填写申报表:
在预缴申报时,于《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中勾选“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优惠”;
年度汇算清缴时,通过《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提交完整数据,并上传上述材料附件。
系统自动校验:
系统将预填部分数据(如收入、成本),需核对无误后提交;
若提示风险疑点(如主业占比不足),需补充说明或调整数据1.
第三步:事后管理与核查
留存备查:所有申报材料需保存至少10年,供税务部门抽查1;
动态监控:税务部门通过社保、银行流水、发票数据等多维度核实实质性运营情况;
争议解决:若对产业目录归属有疑问,由海南省发改委最终认定。
注意:申请成功的关键在于“真实运营”+“主业匹配”。企业需提前规划业务布局,确保人员、资产、业务均落地海南,并规范申报材料。建议结合最新政策动态(如2025年后负面清单调整),持续关注海南省税务局官方通知。
问5:企业如何证明自己符合'实质性运营'要求?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小博答:企业要证明符合海南自贸港“实质性运营”要求,需围绕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资产四大核心要素提供证据链,具体如下:
1.生产经营在海南
要求:主要业务在海南开展(本地收入占比≥60%),或核心管理机构(决策、财务、人事)设在海南。
材料:
固定经营场所证明(租赁合同/房产证);
设备清单及采购发票;
海南本地业务合同(证明收入来源)。
2.人员在海南
要求:按规模分段满足常驻人数(如≤10人需3人住满183天),工资通过海南账户发放。
材料:
员工劳动合同、海南社保记录;
工资银行流水(海南账户发放);
居住证明(租房合同、物业证明、出入境记录)。
3.账务在海南
要求:会计档案存放于海南,基本户及主营结算账户开在海南银行。
材料:
银行开户许可证;
会计凭证/账簿存放地证明(照片或说明);
财务系统本地访问记录。
4.资产在海南
要求:60%以上生产经营资产在海南实际使用(特殊行业如运输车辆除外)。
材料:
固定资产清单及权属证明;
资产采购发票/租赁协议;
存货仓储证明。
注意:政策动态调整(如2025年后人员居住要求可能变化),建议通过海南省税务局官网或电子税务局获取最新操作指引。
问6:股东分红可以享受海南15%个税优惠吗?
小博答: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现行政策,股东分红是否能享受 15% 个人所得税优惠,需结合具体情形判断:
(一)直接结论
1、常规情形:个人股东从海南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不直接适用 15% 优惠税率,仍需按 20% 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2、例外情形:若通过特定架构设计(如设立海南公司持股),可间接降低税负,但需符合以下条件:
海南公司属于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 15% 缴纳企业所得税。
分红再投资或通过合规路径转化为综合所得 / 经营所得(如工资薪金、经营利润),可适用 15% 优惠。
(二)政策核心依据
1、官方文件明确排除股息红利: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20〕32 号)及海南省配套文件(琼府〔2022〕31 号)均规定,15% 优惠仅适用于综合所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和经营所得,股息红利所得未被纳入优惠范围。
海南省税务局官网明确:“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股息红利,按 20% 税率缴税,不属于海南个税优惠范畴”。
2、股息红利的法定税率: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股息红利所得适用20% 比例税率,且无区域性减免政策。
3、架构设计的可行性:
案例参考:某跨境电商企业通过设立海南持股平台(鼓励类产业企业,享受 15% 企业所得税),将税后利润再投资或转化为经营所得,最终综合税负可降至 15% 以下。
操作要点:需确保海南公司实质性运营(如办公场所、员工配置),避免被认定为 “空壳公司”。
(三)高端人才身份的关联影响
1、身份不直接改变分红税率:
即使个人属于海南高端人才(满足居住满 183 天、年收入 30 万元以上等条件),其股息红利所得仍按 20% 计税,与综合所得 / 经营所得的 15% 优惠无关。
高端人才优惠仅适用于来源于海南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综合所得,以及经营所得,股息红利不在其中。
2、间接降低税负的路径:
若股东同时为海南企业高管,可将部分分红转化为工资薪金(年收入≤30 万元时税率 3%-10%,超 30 万元部分按 15% 封顶),从而降低整体税负。
需注意:工资薪金需符合市场水平,避免被税务机关认定为 “不合理支出”。
问7:一般情况下,享受个税15%的人员社保,可以不在海南吗?
小博答:绝大多数情况下,社保必须落在海南;只有极少数特殊行业或境外人员才能例外。
具体说给你听:
1、居住要求
官方文件最新口径:
“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实际居住累计满 90 天即可。”
出差、休假、培训这些合理离岛时间,依旧可以额外计入 183 天的“总居住”统计,但 90 天这条是硬杠杠,先满足再说。
2、社保要求
政策里对社保的表述一个字都没改:
“须与在海南实质性运营的企业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在海南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换句话说,社保必须落在海南,不能留在外地;否则税务会直接把你挡在 15% 优惠门外。
3、例外人群
只有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因无法在大陆参保,才可以拿境外劳动合同替代社保,其他境内人员一概不例外。
所以,记住:
居住天数现在是 90 天;
社保必须留在海南。
问8:如何确认居住时间是否满足90天?
小博答:根据海南自贸港政策,“实际在岛内居住”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1月1日-12月31日),个人在海南累计居住的天数。以下情形可计入居住天数:
正常居住:每日累计满24小时算作1天;
合理离岛:因公出差、休假、学习培训等离岛天数可计入居住天数;
限制条件:实际在岛内居住不得少于90天(即即使有合理离岛,总居住天数仍需≥90天)。
确认居住时间通常是一个多主体协同的过程,以确保准确性:
1.官方数据自动比对:海南省通过海南省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整合了公安、税务、人社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对于绝大多数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系统会自动进行数据比对和核算,实现“免申即享”。你可以在个人所得税APP中查询到相关的提醒和确认信息。
2.企业申报与公示:你所在的企业或单位需要履行协助和监督的义务:
个人申报:你需要向所在单位如实申报因公或因私离岛的情况(如出差、休假等)。
单位公示:所在单位需要对高端紧缺人才的离岛情况进行内部公示,以接受监督,确保真实性。
单位实质运营:你所在的单位必须在海南实质性运营(人员、财务、资产等在海南实际管理),这是享受优惠政策的前提条件。
3.个人需要保留的材料:
虽然可能无需主动申请,但建议你保留好相关证明材料,以备核查。例如:
旅行凭证:机票、船票、火车票等。
住宿证明:在海南的酒店预订记录、租房合同、房产证明等。
工作记录:在海南期间的打卡记录、工作邮件、会议纪要等。
出差证明:单位出具的派遣单、培训通知、项目合同等。
注意事项:
1.企业实质性运营是前提:无论个人居住条件多符合,如果其所在企业被认定为不在海南实质性运营,个人也无法享受优惠。
2.全流程监管:税务、人社等部门会通过重点抽查等方式进行事中事后监管。务必确保所有信息的真实性,否则可能影响优惠享受甚至产生法律责任。
有异议可提出:如果对居住天数的认定或享受优惠的资格有异议,可以向海南省人社部门等提交材料申请复核。
来源:本文由海南博宇会计编辑通过AI工具辅助创作,内容仅供参考,无任何引导,具体以实际咨询为准,相关政策以官方发布为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大家如果想在海南注册公司、各类资质办理,或需要公司财务代理,或是有关于海南落户的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海南博宇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