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博整理了有关工资薪金的九个问答,帮助您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该如何计税?
答: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从原任职单位取得一次性补贴收入,不需纳入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计税时,按照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后的商数,先与当月工资合并查找税率、计算税额,再减除当月工资收入应缴的税额,即为该项补贴收入应纳税额。发放一次性补贴收入当月取得的工资收入,仍需要并入综合所得计算缴税。在年终汇算时,正常按照税法规定扣除基本减除费用。
举例:李海2019年每月取得工资7000元。2019年5月李海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从单位取得了一次性内部退养收入10万元。李海离正式退休时间还有20个月,假定李海2019年度没有其他综合所得,可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如何计算李海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1. 李海离正式退休时间还有20个月,平均分摊一次性收入100000÷20=5000元;
2. 5000元与当月工资7000元合并,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5000元,以其余额为基数确定使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5000+7000)-5000=7000,应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
3. 将当月工资7000元加上当月取得的次性收入100000元,减去费用扣除标准5000元,计算税款(7000+1000005000)×10%210=9990元。
模拟计算单月工资应计算的税款:(70005000x3%=60元
内部退养应缴纳的税款为9990-60=9930元
4. 李海2019年度取得内部退养一次性收入不并入当月外,其他月份另行累计预扣预缴税款(7000×12-5000×12-1000×12)×3%=360元
5. 李海2019年全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9930+360=10290元
二、提前退休一次性收入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需要进行年度汇算吗?
答: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不需并入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x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
三、离退休人员取得返聘工资和奖金补贴如何计税?需要进行年度汇算吗?
答: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离退休人员除按规定领取离退休工资或养老金外,另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各类补贴、奖金、实物,不属于《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可以免税的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应在减除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后,按"工资、薪金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办理年度汇算的,按照规定办理年度汇算。
四、高级专家延长离退休期间取得的工资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答:达到离休、退休年龄,但确因工作需要,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指享受国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或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其在延长离休退休期间,从其劳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取得的,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向职工统一发放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视同离休、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取得其他各种名目的津补贴收入等,以及高级专家从其劳动人事关系所在单位之外的其他地方取得的培训费、讲课费、顾问费、稿酬等各种收入,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五、居民个人取得殷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股权奖励等殷权激励,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否并入综合所得?
答:居民个人取得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股权奖励等股权激励(以下简称股权激励),符合有关规定条件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全额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两次以上(含两次)股权激励的,应按规定合并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股权激励收入x年度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六、个人领取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需要进行年度汇算吗?
答:个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按照规定领取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不并入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全额单独计算应纳税款。其中按月领取的,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季领取的,平均分摊计入各月,按每月领取额适用月度税率表计算纳税;按年领取的,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七、领取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需要进行年度汇算吗?
答:个人按照规定领取的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收入,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保险机构代扣代缴后,在个人购买税延养老保险的机构所在地办理全员全额扣缴 申报,不需并入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
八、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减按50%计入工资薪金需要符合什么条件?需要并入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吗?
答:自2018年7月1日起,依法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包括国家设立的科研机构和高校、民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高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给予科技人员的现金奖励,可减按50%计入科技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并入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
九、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答:个人获得股权奖励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算确定应纳税额。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全额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2022年1月1日之后的股权激励政策另行明确。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股权激励收入×年度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取得两次以上(含两次)股权激励的,应合并按上述规定计算纳税。
来源:财税早知道、上海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