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小博2025年海南加工增值30%什么意思?2025年海南加工增值30%免税有什么呢?2025年海南加工增值30%免关税申请条件有什么?针对这些疑问,博宇会计的小博来解答。
图源: pexels
一、2025年海南加工增值30%什么意思?
2025年海南“加工增值30%”政策,通俗来说就是:在海南自贸港注册的企业,如果用进口料件生产货物,只要在海南加工环节产生的增值部分达到或超过所有料件总值的30%,那么这批货物销往内地时就能免缴进口关税(但仍需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这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的核心税收优惠之一,目的是降低企业成本、吸引产业链聚集。以下是具体要点和政策依据:
(一)政策核心内容
1.适用对象
企业类型:在海南注册且属于“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如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封关后不再要求企业收入60%以上必须来自鼓励类产业。
货物要求: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进口料件(包括保税货物或“零关税”进口货物),且在海南加工后增值率≥30%。
2.税收优惠
达标货物从海南进入内地时:
√免征进口关税;
x照常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税收征管暂行办法》(海关总署2025年7月发布)。
(二)2025年封关后的四大优化(对比早期试点)
1.降低企业门槛
取消原“企业鼓励类产业收入占比≥60%”的限制,只要属于鼓励类产业即可享受。
2.扩大料件范围
原先仅限保税进口料件,现新增“零关税”进口货物(如企业自用设备、原料),政策覆盖更广。
3.优化增值计算
公式:[(货物内销价格-进口料件价格-境内采购料件价格)÷(进口料件价格+境内采购料件价格)]×100%≥30%。
关键调整:海南自产货物的价值可计入增值部分(例如企业采购海南本地生产的原料,其价格可从“境内采购料件成本”中扣除),让企业更容易达到30%的增值要求。
政策依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项下海南自产货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海南省商务厅2025年7月配套制定)。
4.允许跨企业累计增值
同一批保税料件经不同企业加工产生的增值可累计计算(例如A企业加工增值20%,B企业再加工增值15%,合计35%即达标),鼓励产业链分工协作。
(三)注意事项(限制与监管)
1.适用免税的情形
货物涉及关税配额管理(如农产品);
仅经简单加工(如分装、贴标签、简单切割);
属于贸易救济或加征关税范围。
2.企业需履行的程序
提前在海南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备案;
向海关申报加工增值比例,并对数据真实性负责;
海关通过电子账册、风险抽查等方式监管,违规将追责。
(四)政策意义
对企业:降低内销成本,尤其利好深加工制造业(如高端器械、农产品精加工);
对海南:吸引企业延长产业链,形成“进口—加工—内销”集群;
对内地的消费者:有望以更低价格买到海南加工的进口商品。
政策依据汇总:①海关总署《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税收征管暂行办法》;②海南省商务厅《海南自产货物认定办法》;③《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封关后税制安排。
二、2025年海南加工增值30%免税有什么呢?
(一)政策核心内容:海南企业加工增值超30%,内销免关税
适用对象:在海南自贸港注册、属于“鼓励类产业”的企业(比如旅游、现代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等),而且生产过程中必须用到进口料件(包括保税料件或“零关税”料件),在海南加工后增值部分达到或超过所有料件总值的30%。
1.税收优惠:
这种货物从海南销往内地时,免交进口关税(省下一大笔钱);
但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还是要正常交的。
政策依据:海关总署2025年7月发布的《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税收征管暂行办法》。
(二)2025年封关后新增了哪些好处?
相比之前的试点政策,2025年12月封关后做了4大优化,门槛更低、更容易享受优惠:
1.取消企业收入占比要求:
以前要求企业60%以上的收入必须来自“鼓励类产业”,2025年封关后这个限制取消了——只要企业属于鼓励类产业目录,就能申请免税。
2.扩大进口料件范围:
原先只允许保税料件(比如进口后还没交税的料件)适用政策,现在新增了“零关税”料件(比如企业用“零关税”清单进口的机器或原料),料件选择更多了。
3.增值计算更宽松:
公式:(货物卖价-进口料件成本-境内料件成本)÷(进口料件成本+境内料件成本)×100%≥30%;
关键变化:企业如果采购了海南本地生产的原料(比如本地种植的胡椒、橡胶),这些“海南自产货物”的价值可以扣除不计入“境内料件成本”,这样更容易达到30%的增值要求。
4.允许跨企业累计增值:
同一批进口料件如果经过多个海南企业加工(比如A企业先加工增值20%,B企业再加工增值15%),只要合计增值≥30%,最终产品销内地也能免关税。这鼓励企业分工合作,延伸产业链。
(三)注意!这些情况不能免税
政策虽好,但有限制条件,以下情况不免关税:
简单加工不算增值:比如只做了分装、贴标签、简单切割等“微小加工”(由海南省商务厅认定);
涉及国家管控的商品:比如小麦、玉米等实施关税配额管理的农产品;
被加征关税的货物:比如涉及反倾销、贸易救济措施的货品。
(四)企业要做哪些准备?
先备案:企业需在海南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成备案,提交企业信息、料件清单、加工流程等;
自主核算申报:企业自己计算增值比例,向海关申报并对数据真实性负责,违规可能被追责;
接受监管:海关会通过电子账册、风险抽查等方式监督,也可能实地核查。
(五)实际能省多少钱?企业案例参考
农副产品加工:比如海南某企业进口巴西牛肉加工成熟食,因免关税省下200多万元;
医疗器械制造:某企业进口乳胶加工成导尿管,免关税约160万元;
珠宝加工:利用进口钻石在海南设计镶嵌,内销时免关税(政策覆盖珠宝行业)。
总结来说
这个政策就是鼓励企业在海南深度加工进口料件,只要增值够30%,往内地卖就能省掉关税。2025年封关后更友好——门槛降了、料件范围广了、增值更容易算了。企业如果想用好政策,建议关注《海南鼓励类产业目录》,提前完成备案,同时避免“微小加工”踩坑。
三、2025年海南加工增值30%免关税申请条件有什么?
(一)企业基本资格
1.在海南注册的独立法人
企业必须在海南自贸港登记注册,并且有独立法人资格,不能是分公司或者办事处。
2.属于“鼓励类产业”
企业的主营业务必须属于海南自贸港的“鼓励类产业目录”(比如高端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但注意:2025年封关后取消了原来“60%收入必须来自鼓励类产业”的要求,现在只要企业业务在目录内就行。
政策依据:海关总署《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税收征管暂行办法》第三条。
(二)货物及加工要求
1.必须含进口料件
生产过程中必须用到进口料件(包括保税进口的料件,或者通过“零关税”清单进口的料件)。
2.在海南加工增值≥30%
加工后增值部分要达到所有料件(进口+境内采购)总值的30%或以上。注意:
海南本地原料可“不算成本”:如果用了海南本地生产的原料(比如海南种的胡椒、橡胶),这部分价值可以扣除,不算在成本里,更容易达标;
允许多个企业累计增值:比如A企业加工增值20%,B企业再加工增值15%,合计35%也算达标。
政策依据:海关总署《暂行办法》第四条、第五条2;海南省商务厅《海南自产货物认定办法》。
(三)备案与申报程序
1.先备案
企业要在海南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比如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完成备案,提交企业信息、料件清单、加工流程等。
2.自主核算并申报
企业自己计算增值比例,向海关申报时需承诺数据真实,如果造假要承担法律责任。
3.海关审核发编号
审核通过后,海关系统生成一个“免征关税确认编号”,企业凭这个编号办理内销手续。
(四)增值计算规则(关键)
1.公式:
(货物卖价-所有进口料件成本-所有境内料件成本)÷(进口料件成本+境内料件成本)×100%≥30%
2.注意三点:
“境内料件成本”可扣除海南本地原料的价值(需提前认定);
进口料件价格要包含运费、保险费;
货物卖价以实际成交价为准。
政策依据:海关总署《暂行办法》第四条。
(五)不能免税的情况(政策明确排除)
以下情况即使增值超30%,也不能免关税:
简单加工:比如只做了分装、贴标签、简单切割(由海南省商务厅认定是否属于“微小加工”);
国家管控商品:如小麦、玉米等实施关税配额管理的农产品;
涉及贸易救济措施:比如被加征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的货物。
政策依据:海关总署《暂行办法》第十一条。
总结关键点
企业:海南注册的独立法人+属于鼓励类产业;
货物:含进口料件+在海南加工增值≥30%(海南本地原料可“加分”);
操作:先备案→自主核算申报→海关审核通过后免税内销;
雷区:别碰简单加工、配额商品、加征关税货物。
如果想办,建议提前查《海南鼓励类产业目录》,在海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交备案,同时确保加工流程有实质增值(别只贴个标签)。政策依据主要是海关总署2025年7月发布的《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税收征管暂行办法》和海南省配套的《海南自产货物认定办法》。
来源:本文由海南博宇会计编辑通过AI工具辅助创作,内容仅供参考,无任何引导,具体以实际咨询为准,相关政策以官方发布为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大家如果想在海南注册公司、各类资质办理,或需要公司财务代理,或是有关于海南落户的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海南博宇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