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亚马逊涉税信息报送落地!海南跨境卖家警惕合规红线,这步棋必须走对。
10 月 13 日,亚马逊发布《关于中国的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要求的通知》。按通知及法规,2025 年 10 月起,亚马逊将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中国卖家身份、交易、收入、佣金等核心信息,10 月 31 日前首报 2025 年 7-9 月数据。这标志亚马逊中国卖家进入 “税务数据全透明” 时代,财税合规成生存必答题。那么,海南跨境卖家该如何应对?博宇会计小博为您详细说明。
图源:pexels,侵删
一、亚马逊将报送所有中国卖家涉税信息
2025年10月13日,亚马逊发布《关于中国的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要求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0月起,平台将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中国卖家的身份信息、交易数据(包括销售额、退款额、佣金支出等),首次报送覆盖2025年第三季度(7-9月)数据。
这一政策依据《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国务院令第810号)及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5号公告,标志着跨境电商行业正式进入“数据直连税务”的全透明监管时代。
政策核心要点:
1.报送主体:亚马逊作为平台方,承担数据报送义务,但卖家需确保自身税务信息与平台一致。
2.报送内容:企业名称/个人身份证号、店铺ID、银行账户、季度销售额、退款额、佣金等。
3.时间节点:首次报送截止2025年10月31日,后续按季度常态化进。
二、亚马逊10月起直报税局,会有什么影响?
亚马逊将报送所有中国卖家涉税信息的政策,是跨境电商行业税务监管的重要升级,其影响范围覆盖直接参与平台经营的中国卖家、关联服务产业链及行业生态参与者三大类群体,具体如下:
(一)核心影响群体:所有在亚马逊平台销售的中国卖家(无论站点、主体类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25年第15号公告及亚马逊官方通知,只要通过亚马逊任一站点(包括美国站、欧洲站、日本站等)向客户销售商品、服务或无形商品的中国卖家,均会被纳入涉税信息报送范围。具体可分为两类:
企业卖家:亚马逊将报送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地址、银行账户、联系人信息等身份数据,以及季度销售额、退款额、佣金支出等交易数据。
个人卖家(含个体工商户):即使未取得营业执照,亚马逊也会上报身份证姓名、号码、签发国家、店铺名、账户信息等,确保个人卖家的经营数据纳入税务监管。
关键影响:
税务透明化:平台报送的收入数据与税务系统直连,卖家的实际销售额、退款情况等核心信息不再有“信息差”。此前依赖“双清包税+个人卡收入”的避税手段,会因平台数据与自主申报数据不一致引发税务核查。
历史问题追溯:过去通过“私账收款”“拆分收入”等灰色操作积累的税务风险,可能因数据批量报送被触发追溯审查,面临补税、滞纳金甚至罚款。
(二)关联服务产业链:货代、海外仓、培训机构等服务商
政策的实施会间接影响为亚马逊卖家提供服务的上下游企业,主要包括:
货代与海外仓企业:随着卖家合规要求提高,货代需规范留存订仓单、租赁协议等备案单证,海外仓企业需协助卖家提供销售佐证资料。若卖家因合规问题减少业务,这些服务商的订单量可能下降。
跨境电商培训机构:过去主打“灰色操作”“避税技巧”的培训机构,因政策收紧失去市场需求,业务量可能大幅萎缩。
财税服务商:合规需求增加会推动财税服务商的业务增长,但同时也对其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帮助企业整合多平台数据、应对税务核查)。
(三)行业生态参与者:中小卖家、“副业创业者”及价格战参与者
政策的长期影响会重塑行业生态,以下群体可能面临较大冲击:
高销售额但税务不合规的中小卖家:这类卖家过去依赖“低报收入”“无票采购”维持利润,政策实施后,税务成本上升(如补税、滞纳金)可能导致利润大幅压缩,甚至因无法承担合规成本退出市场。
“副业创业者”:部分个人卖家将亚马逊作为“副业”,依赖“低成本运营”“灰色避税”获取收益。政策实施后,合规成本(如注册主体、报送数据、留存单证)会增加,副业利润被摊薄,这类人群可能选择退出。
价格战参与者:过去“价格战”依赖“偷逃税”降低成本,政策实施后,合规卖家的成本透明化,“价格战”的基础被削弱,客单价可能普遍上涨(部分类目甚至可能涨价50%以上),价格战参与者将失去竞争优势。
总结:影响的核心逻辑
此次政策的核心目标是将跨境电商卖家纳入全球税务透明监管体系,终结“跨境卖家是税务盲区”的历史。受影响的群体从直接经营的卖家延伸至关联服务商,再到行业生态参与者,本质是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发展”转型。
对卖家而言,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底线:只有及时调整财税架构(如注册主体、规范采购发票、留存单证)、整合多平台数据、应对税务核查,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对服务商而言,专业能力(如财税合规、数据管理)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对行业生态而言,合规卖家将取代“灰色卖家”,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三、海南跨境卖家应该如何应对?
2025年10月起,亚马逊将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中国卖家涉税信息,首次报送涵盖2025年第三季度数据(7-9月)。海南自贸港政策已明确要求跨境电商企业落实合规经营,现就海南跨境卖家应对措施提供客观指引。
(一)海南自贸港政策核心要点(2025年12月18日封关前适用)
政策提示:海南自贸港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2025年12月18日封关后政策将全面落地,企业需提前完成合规准备。
(二)海南跨境卖家合规行动指南(9月30日前完成)
第一步:确认主体资质与税务信息一致性
操作要求:
核对亚马逊卖家账户信息与海南税务登记信息是否一致;
确认企业是否已在海南完成注册并取得经营资质;
通过"海南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完成税务备案;
风险提示:信息不一致可能导致报送数据异常,影响资金结算。
第二步:优化财税架构(9月30日前完成)
方案选择原则:
海南注册主体方案:在海口综保区、三亚或儋州注册企业,确保业务、人员、财务在海南实际发生;
优势:适用15%企业所得税优惠,增值税按3%征收率执行;
个体工商户方案:在海南注册个体户,按行业核定征收方式申报;
适用条件:符合海南税务部门核定的行业标准;
双主体架构方案:海南公司负责境内业务,境外主体处理跨境结算;
依据:符合跨境贸易税收管理规定;
合规提示:企业需留存业务凭证证明"实质性运营",包括办公场所证明、员工社保缴纳记录、财务结算流水等。
第三步:完善财务数据管理(10月10日前完成)
关键操作:
导出亚马逊2025年7-9月销售数据,与财务系统核对;
通过合规渠道补充取得采购发票(如通过正规采购平台);
确保采购单、报关单、收汇凭证信息一致;
建立财务系统与平台数据的自动比对机制。
(三)海南卖家特别注意事项
避免"形式合规"风险:仅注册空壳公司无法享受税收优惠,需确保业务真实发生。
物流补贴申请:符合条件的跨境物流费用可申请省级补贴(需通过海南商务部门申报)。
园区选择建议:海口综保区、三亚崖州湾、儋州洋浦港等区域提供配套政策支持。
封关政策衔接:2025年12月18日封关后,海南自贸港政策将全面实施,提前合规可避免过渡期风险。
(四)合规建议核心原则
数据真实性:确保平台销售数据与税务申报数据一致,避免差异触发稽查。
流程规范化:建立"合同-物流-资金"三流匹配的业务流程。
政策持续跟踪:关注海南税务部门发布的跨境贸易合规指引。
案例说明:海南某企业通过海南注册主体并落实实质性运营,实现企业所得税税率优化,同时满足税务报送要求。
(五)时间安排建议
9月30日前:完成海南主体注册及资质备案
10月10日前:完成财务系统数据校准
10月25日前:与海南税务部门确认合规方案
10月31日前:确保报送数据准确无误
合规是跨境贸易的底线要求。海南自贸港政策为跨境电商提供制度保障,企业应立足合规基础,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实现可持续经营。建议企业主动对接海南商务、税务部门获取最新指引,确保经营全流程符合税收管理要求。
最后提示:所有操作需基于国家税收法规,建议咨询专业税务机构(比如:海南博宇)进行合规评估。
来源:本文由海南博宇会计编辑通过AI工具辅助创作,内容仅供参考,无任何引导,具体以实际咨询为准,相关政策以官方发布为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大家如果想在海南注册公司、各类资质办理,或需要公司财务代理,或是有关于海南落户的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海南博宇会计。